
图片
缠论是一种结合了数学、物理学和金融市场行为学的技术分析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几何结构和动力学原理来解释市场走势,并制定交易策略。(一)中枢的“质量”与引力场物理类比中枢的定义:中枢是价格在一定时间内的密集波动区间,通常由至少三段重叠的价格走势构成。中枢的形成反映了多空力量的平衡。
质量的定义:缠论将中枢的“质量”类比为天体的质量,认为中枢的质量由成交量或换手率决定。成交量越大,中枢的质量越大,其引力场(对价格的牵引力)也越强。
引力场的作用: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图片
中枢质量越大,价格脱离中枢所需的“逃逸速度”越高。这意味着大级别中枢(如周线、月线级别)对价格的牵引力更强,趋势延续的可能性更大。
市场意义大级别中枢:成交量大的中枢通常意味着多空博弈激烈,后续突破方向的合力(市场共识)更强。例如,一个周线级别的中枢突破后,往往会形成长期趋势。
小级别中枢:成交量小的中枢对价格的牵引力较弱,趋势延续的可能性较低,容易出现震荡或反转。
图片
(二)级别与能量动力学
物理基础级别的定义:缠论将市场走势分为多个级别,如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等。不同级别的中枢对应不同层级的引力场,类似于太阳系、地球、月球的层级关系。
能量分布:中枢的形态(如三角形、箱体、扩张结构)决定其“能量密度”。
例如:
压缩三角形:积蓄较大的势能,突破后动能较强。能量密度可以通过价格波动的紧凑程度和成交量的变化来衡量。假设一个压缩三角形中枢,在其形成过程中,价格波动区间逐渐收窄,同时成交量也逐渐萎缩,这表明能量在不断积蓄。当价格突破该中枢后,动能更强,可能引发较大幅度的价格上涨或下跌。
松散中枢:能量分散,趋势可能疲软。松散的中枢,如扩张结构的中枢,由于价格波动较为分散,成交量也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能因能量分散导致趋势疲软。可以通过计算中枢形成过程中价格波动的方差以及成交量的变异系数等指标来量化能量密度和能量分散程度。
市场意义高级别中枢:如周线、月线级别,主导长期趋势。其引力场覆盖范围广,价格脱离中枢后往往形成大级别趋势。
低级别中枢:如1分钟、5分钟级别,影响短期波动。其引力场覆盖范围小,价格脱离中枢后可能仅形成短期趋势。
图片
(三)背驰与合力的方向
背驰的物理意义背驰的定义:背驰是指价格创新高或新低,但动能指标(如MACD)未能同步创新高或新低。这表明原有方向的合力正在减弱,趋势可能反转。
能量衰竭:背驰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能量衰竭”。当价格运动与内在动能出现背离时,表明市场参与者的共识正在发生变化。
阻力最小路径合力的方向:缠论认为,价格永远沿合力最强的方向运动。通过分析不同级别中枢的引力场叠加效应(如多空力量对比),可以预判市场阻力最小的方向。
多空力量对比可以通过计算买卖盘的委托量、成交量中的主动买盘和主动卖盘比例等参数来衡量。假设在某一时刻,主动买盘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例达到 70%以上,且委托买盘的数量远大于委托卖盘的数量,这表明多方力量较强,价格可能沿多方合力的方向运动。同时,结合不同级别中枢的引力场强度,综合判断价格的运动方向。例如,当一个日线级别的上涨趋势中,若周线级别中枢的引力场也对价格形成向上的牵引,那么价格上涨的合力更强,上涨趋势延续的可能性更大。
缠论认为,价格永远沿合力最强的方向运动。通过分析不同级别中枢的引力场叠加效应(如多空力量对比),可以预判市场阻力最小的方向。
操作策略:当背驰出现时,交易者可以采取反向操作,如在高位背驰时卖出,在低位背驰时买入。
图片
(四)几何化与完全分类几何结构主导分型、笔、线段:缠论将价格走势抽象为分型、笔、线段等几何结构。这些结构构成了中枢和趋势的基础。
中枢的几何化:中枢由至少三段重叠的价格走势构成,其形态可以是三角形、箱体、扩张结构等。
完全分类操作完全分类:基于物理学的“确定性思维”,缠论将所有走势可能性进行完全分类(如上涨、下跌、盘整),并制定对应操作策略。
在对走势进行分类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如中枢的个数、中枢的区间范围以及价格与中枢的关系等。例如,当价格在一个中枢区间内上下波动,且未形成新的中枢时,可判断为盘整走势;当价格连续突破两个或以上同向的中枢时,可判断为上涨或下跌趋势。同时,结合中枢的“质量”、引力场等参数,进一步细化操作策略。在盘整走势中,若中枢“质量”较大,价格在中枢附近的交易机会较多,可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在趋势走势中,可根据趋势的强度和背驰情况,确定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操作方案:例如,在上涨趋势中,交易者可以持有仓位;在盘整趋势中,交易者可以高抛低吸;在下跌趋势中,交易者可以空仓或做空。
(五)缠论的物理学完美性
统一性形态学与动力学的统一:缠论通过几何结构(形态学)和能量动力学(物理学)的统一,从多个维度对市场进行分析,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市场运行机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市场分析框架。通过对中枢、级别、背驰等概念及其参数的综合运用,投资者可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提高对市场走势的把握能力。
多层级联动:不同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相互影响,形成多层级联动的分析体系。
可量化性成交量与换手率:通过成交量、换手率等指标量化中枢“质量”,使理论具备可操作性和验证性。
背驰与级别:通过背驰信号和级别分析,交易者可以量化市场动能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操作策略。
借助成交量、换手率、MACD 等多种指标对中枢“质量”、能量密度、背驰等进行量化,使得缠论物理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验证性。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量化参数,制定具体的交易策略,并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和优化,提高交易决策的科学性。
图片
缠论的“物理学完美”体现在其将市场波动抽象为引力场、能量、层级的物理模型,实现了形态学与动力学的统一。通过成交量、换手率等指标量化中枢“质量”,结合背驰、级别等信号,缠论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分析框架。然而,缠论的理论较为复杂,需要交易者具备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并结合实践灵活应用。可量化特征:借助成交量、换手率、MACD 等多种指标对中枢“质量”、能量密度、背驰等进行量化,使得缠论物理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验证性。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量化参数,制定具体的交易策略,并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和优化,提高交易决策的科学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刚速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