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日报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连一脉 报道按月配资助手网
大众日报烟台讯 11月12日上午,山东省烟台市人力资源市场内人头攒动,由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莱山区、高新区人社局共同举办的“金秋招聘月”综合招聘会火热举行。70余家企业携800多个岗位现场揽才,覆盖制造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金秋招聘月”综合招聘会不仅规模可观,更呈现出引人注目的新动向:AI催生的新职业正式落地招聘会现场且需求量较大;年轻人的择业新主张正在改变企业招聘的“游戏规则”。
在招牌会现场,记者发现,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岗位受到求职者热捧,招聘相关岗位的企业摊位前门庭若市。其中,烟台稻草人信息技术公司的展位前便聚集了不少好奇的求职者,招聘滚动大屏上“AI训练师——招募60人”的字样格外醒目。这一诞生于人工智能浪潮前沿的新型岗位,正为不同专业背景的求职者敞开大门。
“很多人觉得AI很神秘,其实它的‘成长’需要大量‘幕后英雄’来训练。”记者了解到,AI训练师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方向。文科类岗位主要负责对AI进行算法标注、数据清洗和文本改写,相当于教AI理解和运用人类语言,要求较强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理科类岗位则聚焦于数学解题过程的标注、评估与纠错,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甚至能处理英文题目,是锤炼AI逻辑推理能力的“教练”。
这一岗位的设置打破了人们对高科技岗位“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招聘方明确表示,专科及以上学历即可,并为无经验者设置了7天带薪培训期。正式入职后,提供底薪、餐补、绩效及距离办公点仅200米内的住宿,综合薪资在每月3000-4000元,工作时间为早九晚六、双休。这种“降低门槛+系统培养+人性化福利”的模式,成为企业争夺潜在人才的核心策略。
与此同时,会场一角的AI智慧面试训练亭也吸引了部分大胆的求职者尝鲜。因其新颖度较高,现场使用率并未爆满,但它的出现与“AI训练师”岗位的招牌相映成趣,共同标志着人工智能已从概念走向应用,开始系统性地创造新岗位、赋能求职生态。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直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希望能在这次招聘会上找到一份算法工程师的工作。”大学生黄涛告诉记者,“竞争很激烈,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相比,现场不少企业还给出了多种多样的福利待遇吸引人才,特别是在招聘海报的设计上,“拒绝躺平”“为梦想快出发”“不加班”“超长年假”“团队旅游”“提供六险”等贴合年轻人话语体系和价值取向的标语层出不穷。这些细节变化,反映出不少企业试图通过满足新生代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精神认同与长远发展的深层渴望,来赢得人才争夺战。
一名来自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毕业生表示按月配资助手网,除薪水外,投简历时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福利待遇,“能够在工作之余提供情绪价值的企业更有吸引力”。
刚速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