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财长要求中国签稀土协议有何目的 稀土成命门!欢迎收看烽火点评。在中国暂停稀土出口管制并与美方达成“短暂停战”后不到两周,美国却突然批准了新一轮对台军售按月配资助手网,金额高达3.3亿美元。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要求中国必须尽快签署稀土保障协议,否则将动用“多种报复手段”。这一冷一热的操作再次暴露出美方在对华策略上的两面性。
两个多月前,中国出台了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对部分关键稀土物项和技术设限。这项措施一出,美国军工、新能源、芯片等产业立刻感受到“被卡脖子”的压力。特别是国防领域,像F-35战机、导弹制导系统等都严重依赖稀土材料。美国自己也清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尽管他们试图联合澳大利亚开发稀土产业,但因为技术、成本和周期等问题,合作效果并不理想。而美国国内的稀土加工中心刚刚开始建设,距离真正投产还遥遥无期。
10月初,中国正式启动出口限制后,美国内部立刻出现了急躁情绪。特朗普政府接连召开多场闭门会议,商讨如何在稀土问题上应对中方反制。10月30日,中美双方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勉强达成“一年休战”的协议。中国同意暂停稀土出口管制,美方则承诺暂停“穿透性规则”。这一协议看似缓和,其实只是权宜之计,美方的真实目的是争取时间加快布局稀土替代方案,而不是想真正缓和局势。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国务院批准了特朗普连任之后的首宗对台军售,内容包括F-16战机的维修零件和非标准航材,金额为3.3亿美元。这笔军售具有极强的政治挑衅意味。此时距中美休战协议签署仅过去不到两周,因此被视为背信弃义的行为。台当局对此表示感谢,并趁机炒作“美台关系稳固”。与此同时,中方迅速做出反应,措辞罕见强硬,直言美方严重破坏了互信基础,并进一步警告不排除采取新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暗示,日本等盟友在贸易问题上“占美国便宜”,甚至比中国还严重。结合此番对台军售,可以看出特朗普有借台施压、逼日本让利的算盘。在这种背景下,贝森特的“威胁言论”更显得不合时宜。他不仅要求中国在感恩节前签署稀土保障协议,还声称如果中方变卦,将动用多种报复手段,包括加税。这种一边寻求合作,一边挥舞大棒的行为让人不禁怀疑谈判的诚意。

11月16日,美国财长贝森特接受福克斯采访时,再次发出强硬信号,要求中国履行稀土供应承诺,并公开视察美国企业正在建设的稀土加工中心。他在镜头前表示,要彻底结束中国对美稀土的主导权,这句话在美国国内激起不少支持者的掌声,但在国际上引发了新的担忧。中国方面的态度也很明确,协议不能靠威胁换取,必须建立在平等和互信的基础上。中方不接受美方“倒计时式的威胁”,更不会在压力之下妥协。

在这轮博弈中,中国也在多条战线上展开反制。7月,中国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11月初,中国又发行了4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引发全球资本1182亿美元认购,显示出国际市场对中国主权信用的高度认可。金融和产业联动,构成了中方手中的“组合拳”。而美方虽然表面强硬,内部其实焦虑不安。美国国内的稀土产业还在起步阶段,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贝森特虽然提出“2年内摆脱对华稀土依赖”,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不切实际,因为一个完整的稀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至少需要6年。

在这种背景下,美方对中国“又打又拉”的策略显得十分矛盾。一方面希望中国履行暂停出口的承诺,一方面却不断在台湾、关税、同盟等问题上挑衅。这种操作不仅破坏了稀土协议的基础按月配资助手网,也让外界看清了美国的短视和焦虑。稀土是中国手中极具战略意义的筹码,美国想用威胁手段逼迫中国让步显然打错了算盘。中方的立场清晰坚定,合作可以,但不能被逼迫。如果美国继续挑衅,最终受损的只会是他们自己。期待与大家共阅下期内容。美财长要求中国签稀土协议有何目的 稀土成命门!
刚速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